白露時節(jié) 注意防病切勿著涼

訊石光通訊網 2008/9/8 10:18:19
    正值白露時節(jié),古語云:白露節(jié)氣勿露身,早晚要叮嚀。盡管白天天氣依然炎熱,但早晚睡覺時千萬不要打赤膊,以免著涼。白露時節(jié),正是秋高氣爽,人們喜歡乘此機會外出旅游,此時常有不少游客在旅游途中出現(xiàn)類似感冒而并非感冒的癥狀——“花粉熱”。因此,此節(jié)氣的養(yǎng)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煉,注意早晚不要受涼,對“花粉熱”等過敏性疾病積極預防。
 
    此外,白露時節(jié)鼻腔疾病、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(fā)病率也很高,要認真做好預防工作。特別是因體質過敏而引發(fā)上述疾病的患者,在飲食調節(jié)上要慎重調節(jié)。凡因過敏引發(fā)的支氣管哮喘的病人,平時應少吃或不吃魚蝦海鮮、生冷炙燴腌菜、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,最常見的有帶魚、螃蟹、蝦類,韭菜花、黃花、胡椒等,宜以清淡、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。
 
    在四季氣候中,中醫(yī)將“燥”列為秋季主氣,認為“燥”是秋季最易傷人致病的邪氣,表現(xiàn)為口鼻干燥,或咽干口渴,干咳少痰;甚至鼻內容易出血,或咽痛干燥,似有物梗阻;女性突然感覺皮膚干澀,甚至皸裂難看,或毛發(fā)不榮、易脫;有的還可兼見大便秘結難出,因此秋季防病治病要防“燥”。
 
    白露時節(jié)要預防著涼
 
    據氣象專家介紹說:露是由于溫度降低,空氣中的水汽每到夜晚常在樹木花草上凝結成白色的水珠。所以,白露標志著進入典型的秋季氣候,氣象部門沒有統(tǒng)計過進入白露當天是否是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天。一般來說,進入白露以后的秋季晝夜溫差都很大。俗話說,處暑十八盆,白露勿露身,到了白露不要赤膊裸體,以免著涼,白露節(jié)氣氣候干燥,即人們常說的,秋燥,要避免鼻腔疾病,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(fā)生。據介紹,在我國華南二十四節(jié)氣的氣候中,白露有著氣溫迅速下降,綿雨開始,日照驟減的明顯特點。
 
    心平氣和精神調養(yǎng)
 
    肺主悲傷,養(yǎng)肺要做到內心寧靜,神志安寧,心情舒暢,切忌悲憂傷感,以避肅殺之氣,同時還應收斂神氣,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。心平氣和是養(yǎng)肺的最好辦法,肺是呼吸器官,而情緒的變化表現(xiàn)最顯現(xiàn)的地方就是呼吸,呼吸急促、不平穩(wěn),不僅增加肺的負擔,同時也會造成陽氣外泄,這與“秋收”恰恰相反。
 
  早臥早起起居調養(yǎng)
 
  天高氣爽,應“早臥早起,與雞俱興”。早睡是順應陽氣的收斂,早起使肺氣得以舒展,但要防止收斂太過。秋來會“一天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,著衣不宜太多,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,易受涼感冒;睡覺要護住胸背,因為五臟的俞穴都匯合在背上,如果邪風侵入,容易中風寒。
 
  酸味果蔬飲食調養(yǎng)
 
  酸味具有收斂肺氣作用,辛味具有發(fā)散肺氣作用,秋天宜收不宜散,所以要盡量少吃蔥、姜等辛味食品,適當多吃酸味果蔬,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最佳??蛇m當食用芝麻、糯米、粳米、蜂蜜、枇杷、菠蘿、梨、百合、銀耳、乳品等柔潤食品,以益胃生津,滋陰養(yǎng)肺。盡量少吃生冷的食物和動物的肺臟。
 
  慎食秋瓜防壞肚
 
  白露后往往多秋風、秋雨、臺風。在這段時間容易發(fā)生和流行的疾病主要是細菌性痢疾、傷寒、副傷寒、腹瀉病等腸道傳染病,是腸道傳染病全年發(fā)病的第二個高峰期,發(fā)病比夏季的第一高峰期還要多。
 
  民諺“秋瓜壞肚”是指立秋以后繼續(xù)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(fā)胃腸道疾患。在夏季,人們?yōu)榱朔朗罱禍?,往往生食大量瓜果?ldquo;甜蜜”的瓜果易生食,從而阻礙脾胃的運動消化功能。如果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,勢必更助濕邪,損傷脾陽,脾陽不振,則腹瀉、下痢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(fā)生。因此,立秋之后應少食瓜類水果,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。
 
  秋季養(yǎng)陰防濫補
 
  根據中醫(yī)“春夏養(yǎng)陽,秋冬養(yǎng)陰”的原則,現(xiàn)在已進入進補的季節(jié)。但進補不可亂補,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。中醫(yī)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,不是虛癥不宜用補藥。虛癥又有陰虛、陽虛、氣虛、血虛之分,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,否則會適得其反。還要注意進補適量,忌以藥代食。藥補不如食補,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,具有此功能的食物有烏骨雞、豬肺、龜肉、燕窩、銀耳、蜂蜜、芝麻、豆?jié){、藕、核桃、薏苡仁、花生、鴨蛋、菠菜等。

新聞來源:奇虎經驗 天涯醉翁的口袋

相關文章